首页

国产万万女王在线

时间:2025-05-26 12:54:56 作者:第一观察|把作风硬要求变成硬措施 让铁规矩长出铁牙齿 浏览量:42346

  文/王梦瑶

  美国又一银行“爆雷”。

  去年,美国硅谷银行、签名银行、银门银行、第一共和银行相继“爆雷”,被关闭、接管,引发全美银行业动荡。这股风波并未停歇。

  今年3月1日,美国又一家银行——纽约社区银行(NYCB)股价下跌超过25%,创1997年以来收盘新低。受此影响,美国其他区域性银行股价纷纷走低。美国银行业危机又现?

  纽约社区银行怎么了?

  今年1月底以来,纽约社区银行股价经历断崖式下跌。截至3月1日,该银行股价累计下跌超过60%。

  1月31日,纽约社区银行发布的2023年四季度财报显示,该行去年四季度亏损2.52亿美元,同比由盈转亏。同时纽约社区银行还披露了5.52亿美元的贷款损失拨备,并将分红从每股17美分降至5美分。

  财报公布当天,纽约社区银行股价暴跌37%,创该行自上市以来收盘跌幅新高,国际评级机构纷纷下调其信用评级。

  2月29日,纽约社区银行再度公布文件称,由于发现与内部贷款审查相关的内部控制重大缺陷,减记24亿美元商誉价值。由此,该行2023年四季度净亏损由2.52亿美元修正为27.1亿美元(约合212亿元人民币),较原先亏损金额增加超10倍。

  消息公布后,3月1日纽约社区银行股价再度暴跌。评级机构惠誉将纽约社区银行的信用评级下调至“垃圾级”。

  对美国中小银行担忧再起

  纽约社区银行“爆雷”后,美国其他区域性银行的股价也持续走低,硅谷国家银行和哥伦比亚银行系统公司3月1日当天股价均下跌超过2%。美媒认为,这表明几家小银行倒闭近一年后,投资者仍对美国银行业缺乏信心。

  美国CNBC的报道也印证了这一说法,报道称纽约社区银行急跌再次引发人们的担忧,一些中小型银行可能会面临房地产资产亏损、盈利能力下降等问题。

  事实上,纽约社区银行此次股价大跌与美国前一轮“爆雷”银行也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。2023年3月,纽约社区银行收购了当时倒闭的签名银行部分资产,使其资产规模迅速突破千亿美元关口,成为美国30家资产规模最大的银行之一,同时也意味着更加严格的监管要求。

  美国银行业风险的背后

  分析认为,纽约社区银行“爆雷”的根源在于其持有的大量商业地产贷款。

  疫情过后,远程办公成为趋势,与此同时商业地产的空置率大幅提升,美国房地产公司高纬物业(Cushman&Wakefield)研究指出,截至2023年底,全美约五分之一的写字楼处于空置状态。此外,自2022年3月美联储加息以来,史无前例的高利率也使得美国商业地产价值持续下跌,国际货币基金组织曾表示美国商业地产价格已下跌超过11%。

  商业地产空置率提高、价值下跌的同时,商业地产相关贷款违约频发。纽约社区银行四季度亏损的主要原因即与两笔价值1.85亿美元的地产贷款坏账有关。

  令人担忧的是,其他美国中小银行的商业地产贷款规模同样居高不下。据媒体援引美联储数据,截至2024年1月,美国银行业的商业地产贷款规模高达2.9万亿美元。其中,中小银行的商业地产贷款占行业比重达69%,中小银行成为商业地产风险下金融体系中的脆弱的一环。

  “2024年的世界将是一个痛苦的世界”,科尔·肖茨律师事务所房地产相关部门联席主席利奥·莱瓦表示。

  综合自:环球时报、券商中国等 【编辑:邵婉云】

展开全文
相关文章
“00”后工作不满2年拟任副局长?当地回应质疑

中广核广东阳江核电站自2014年3月25日首台机组商运以来,已累计实现上网电量3385.86亿度,并于2023年成为国内首个单年度上网电量突破500亿度的核电站,为粤港澳大湾区的可持续发展提供绿色动能。

【铸牢共同体中华一家亲】科技范儿,种出“智慧田”!

圆桌会主题为“产业合作谋发展 勠力同心促共赢”,旨在加强中国—东盟之间的沟通、交流、分享,进一步深化产业合作成果,推进中国—东盟产业合作提质升级。中国、印度尼西亚、柬埔寨、马来西亚、菲律宾、新加坡、泰国、越南等国家政府官员、“两国双园”管理委员会和项目业主、中外企业家、专家学者等参加会议。

梧桐树下体验非遗 东南大学初冬“限定美景”上线

香港第一上海证券首席策略师叶尚志表示,美国联邦储备委员会(美联储)减息或押后、内房股出现集体下跌,都是影响市场气氛的消息。但大市成交额保持在逾1000亿港元水平,盘面流动性良好,有利市场继续轮动运作。

12个省区市高校在渝共话新文科建设

时间进入四季度,增量政策还将持续发力。如国家发改委正加快推动提前下达2025年部分“两重”建设(国家重大战略实施和重点领域安全能力建设)和中央预算内投资项目开工建设。

中国红十字会向阿富汗红新月会提供一批紧急人道主义物资援助

现场专家评审团从科学性、通俗性、创新性、艺术性四个方面对决赛作品进行综合考评,并提出相应修改意见。中国科学院院士、中国原子能科学研究院研究员张焕乔在总体点评中表示,参赛作品主题鲜明、生动精彩,用软科普讲述了硬核科技的故事,让人回味无穷,让他感受到了浓厚的科技氛围,看到了新时代青年的创意与追求。他说,科学是博大精深的,解读科学概念和普及科学知识的方法也应当是丰富多彩的,希望未来涌现更多深受大众喜爱的科普作品,让硬核科技知识软着陆,营造核能发展的良好氛围。

相关资讯
热门资讯
女王论坛